|
云南实木地板的起步在全国来说,起步不晚。但云南的实木地板制造业普遍存在规模不大、整合力度不强的瓶颈问题。在16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突破瓶颈,以“产业化”运营的思维,率先在云南获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生产许可证,通过整合“联合采购基地”等诸多渠道,确立“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的企业经营理念,最终成为云南地板制造业“引进来走出去”的示范蓝本。
步入产业规范快车道
在上世纪九十年初期,云南的木材加工行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其中包含了以国有资产为主体刨花板材、中纤板材加工企业和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实木地板、家具加工企业。
在当时,云南的木材加工企业在原材大资源背景上的优势,这种大资源背景的优势催生了云南林产业的迅猛发展。随着这一产业消费需求的迅猛增长,在这一时期,云南比较大型的木材加工企业获得空前的发展,比如新飞林(原昆明木材厂)、红塔木业等等。而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企业,在这一时期,依然难以摆脱规模小、整合力度弱的发展瓶颈,甚至于生产上无序不规范,这种状况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大上海,联合采购
<p> 毋庸置疑,云南诸多木材加工企业诞生于云南原材的大资源背景,地板制造企业也是如此。事实上,民营企业的产销和谐及市场调度灵活性因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虽然规模难以突破,但活得还是比较滋润。1999年,全国性的禁伐令让云南的大资源背景荡然无存,云南实木地板生产企业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诸多企业将目光瞄向毗邻云南的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开始进行战略性调整。没有几年,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木材资源引入,由开始出现了制约。这种原材源地的变革导致云南不少木材加工企业的机器设备开始停滞,难以运转。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